资讯

以“我们是谁:来自中国面孔与中华大地的万年对话”为主题,中国国家博物馆图书资料部主任翁淮南、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罗岗齐聚东方读书会第19期,探讨面孔背后蕴含的民族情感、智慧与价值观,解读何以中国的文化密码。
作者:李怀杰(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教育评价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指挥棒,是教育质量成效评价的尺度标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重要部署,要求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驱动教育形态发生深刻变革,传统教育评价在理念、原则 ...
作者:许颖(北京农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产业升级的物质基础不可或缺,文化传承的精神支撑同样关键。农耕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蕴含着“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耕读传家”的教育理念以及“勤劳务实”的劳动精神;劳动教育承担着“以劳树德、以劳增 ...
光明网是光明日报在网络时代的新延伸,也是国内唯一一家定位于思想理论领域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光明网坚持“可读、可信、可用”的办网原则,以“新闻视野、文化视角、思想深度、理论高度”为理念,努力打造“知识分子网上精神家园,权威思想理论文化网站”。
作者:叶紫薇(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 《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收入习近平同志2012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最基本的著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提供了权威教材。农业与生态 ...
作者:佟磊(北京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弘扬工匠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然而,工匠精神不仅是精湛技艺更是价值目标。历史上,养由基射剑百发百中 ...
近日,由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级教授,原中央党校校委委员、副教育长兼哲学部主任韩庆祥撰写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一书,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作入选2024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21世纪马克思主义基本问题研究》 (作者:韩庆祥 出版时间:2025年6月 ISBN ...
作者:张利国(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彭继权(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政治经济学系主任)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为新征程上推动经济高质量 ...
作者:韩保江 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今年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积极作为、攻坚克难,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活力和韧性充分展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充分 ...
作者:施芸卿(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如果把改革开放后突飞猛进的城市扩张、建设和现代化称为中国城镇化的“上半场”,那么,在城镇化率超过65%、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市建设重心从增量转至 ...
作者:邬爱其(浙江大学企业投资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小企业发展,明确提出“我国中小企业有灵气、有活力,善于迎难而上、自强不息”,强调“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代表着中小企业发展壮大 ...